美國科技股的慘況,猶如遭到俄羅斯轟炸的烏克蘭村莊。當聯準會啟動升息循環,更徹底戳破了科技泡沫。
美國科技股多為軟體業,營運槓桿頗高,與以硬體為主的台灣科技公司大不同;美國科技公司獲利低,甚至沒有獲利,股價的支撐來自對未來高成長的期待。一旦升息壓縮經濟成長力道,有利息的投資標的更具魅力,也更安全。
於是,Meta(臉書)、PayPal、Zoom和Peloton等前科技巨星股價動輒腰斬,跌幅五○%至九○%不等;大型科技藍籌股,如蘋果、谷歌和亞馬遜則因獲利強勁、本益比低,跌幅僅有二成。此外,還有一檔大型科技股仍享有高股價及高本益比,就是特斯拉。
特斯拉的自動駕駛軟體成就令人驚豔,其車子行駛時所產生的大量數據,讓其自駕演算法不斷升級與精進。
若計入插電式混合車(PHEV),中國比亞迪的電動汽車規模已超越特斯拉,但比亞迪並未開發自有的自動駕駛演算法,而是委託輝達等外部合作夥伴,自身則在其他領域尋求優勢。
比亞迪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市場。當全世界還在成長的市場只剩美、中時,唯有優先進入其一,才有機會成為世界級玩家。中國電動車市場規模約為美國的四倍,比亞迪更擁有最大市占率。